与“黔”有关地名的若干考析

期次:第365期    作者:唐燕飞   查看:421

“地名(Geographical Name)是人们赋予特定地理实体的代号,是区别某一特定地理实体与其他地理实体的标志。”(童之侠《当代应用语言学》,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,2016年版第200页)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、行政区划名称、居民地名称、专有地名等,是值得研究的文化遗产。

关于“黔”这一地名,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谓:“黔,贵州省古为黔中地。故称贵州省曰黔。”(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一册,商务印书馆,1982年版第1258页)今人均知“黔”是贵州省的简称,并据此将遵义称为“黔北”,但是“黔”最初却并非专指贵州。那么,这个地名的由来以及其具体所指的地域是哪些地方?由此演变衍生的一些地名如“黔中”“黔南”“黔北”是怎么回事?“黔驴技穷”的故事是否发生在贵州?笔者参阅有关典籍,拟对此进行粗浅考证探析。

“黔”这个地名,最早见于《史记》。而据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记述,苏秦在西南说楚威王时分析楚地“西有黔中、巫郡,东有夏州、海阳,……秦必起两军,一军出武关,一军下黔中”(司马迁《史记》,中华书局,1982年版第2293页),早在战国时期即有了“黔中”这一地名。秦朝时设置“黔中郡”,从谭其骧主编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可知,其统辖范畴为今重庆黔江、湖南吉首以及贵州铜仁等地,包括贵州部分地域但不限于贵州。至于为何称“黔中”,邓少琴在《巴蜀史迹探索》一书中认为,“中”是古代巴人所留词汇,“巴人多以‘中’为地名,如汉中、巴中、阆中、资中、黔中等是”(邓少琴《巴蜀史迹探索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83年版第106页)。

至汉代,高祖刘邦将黔中郡改为武陵郡,此后,《汉书》《后汉书》中极少出现“黔中”一词,而代之以“武陵”。三国两晋时期延续汉代,以“武陵”代替“黔中”。“黔中”不再作为行政区域名词,而成为一个地域名词被文人书写。隋朝设置黔州,后改名为黔安郡,领彭水、涪川(宋属夔州路费州)二县,所辖与秦时黔中郡大致相同。唐代官员杜佑所撰《通典》即说明了黔中其名及辖域之变化:“黔中,古蛮夷之国,春秋、战国皆楚地。秦惠王欲楚黔中地,以武关外易之,即此是也,通谓之五溪。秦属黔中郡。汉属武陵郡,后汉因之,晋、宋、齐亦然。后周武帝时,蛮帅以其地归附,遂置奉州,后改为黔州。隋初亦置黔州,炀帝初为黔安郡。大唐为黔州,或为黔中郡。领县六:彭水、黔江、洪杜、洋水、信宁、都濡。”(杜佑《四库家藏·通典》3,山东画报出版社,2004年版第366页)

唐时改名黔中郡,又分天下为十五道,黔中道为其中之一,治所设于黔中郡。在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上可看出,此时黔中道包括了今天贵州的大部分地区,如贵阳、遵义、铜仁、黔西等。公元758年(唐乾元元年),黔中郡复名为黔州。黔州位于今重庆彭水、黔江一带,其治所设于彭水。

唐代黔州还有一个名称“黔南”,“唐末升武泰军,移黔南,就涪州为行府”(王象之《舆地纪胜》第10册176卷,浙江古籍出版社,2012年版第3617页)。五代时仍沿用,“外属之州,扬州曰淮南,宣州曰宁国,鄂州曰武昌,洪州曰镇南,福州曰武威,杭州曰镇海,越州曰镇东,江陵府曰荆南,益州、梓州曰剑南东、西川,遂州曰武信,兴元府曰山南西道,洋州曰武定,黔州曰黔南,潭州曰武安,桂州曰静江,容州曰宁远,邕州曰建武,广州曰清海,皆唐故号,更五代无所易”(欧阳修《新五代史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,1995年版第236页)。

而唐以前的贵州,虽部分属“黔中”,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称之为“黔”或“黔中”。《贵州通志》中《黔中考》对此曾多次论证:“黔中之名,贵州不得而专有也。……是唐、宋黔中郡。乃今重庆府之彭水诸县,能及贵州哉!……若即以唐宋之黔中为贵州,不可也。”(鄂尔泰《贵州通志》卷37,第74页)

唐宋诗文中,提到“黔”或“黔中”“黔南”的有很多,但均指的是当时的黔州而非贵州。如杜甫有诗名《送王判官扶侍还黔中》,孟郊诗云:“旧说天下山,半在黔中青。又闻天下泉,半落黔中鸣”,刘长卿诗云:“不识黔中路,今看遣使臣。猿随万里客,鸟似五溪人”,贾岛诗云:“来使黔南日,时应问寂寥”,白居易诗云:“不醉黔中争去得,磨围山月正苍苍”,陆游诗云:驼酥鹅黄出陇右,熊肪玉白黔南来”。黄庭坚因党争于公元1095年(宋绍圣二年)被贬到黔州,自称“黔中老农”,创作了大量描写黔地生活的诗文,亦常将“黔南”“黔中”混用其间,如《谪居黔南十首》《黔南道中行记》、“万里黔中一漏天,屋居终日似乘船。”“何处黔中郡,遥知隔晚晴。”

其中,值得注意的是,唐代柳宗元的寓言《三戒》中《黔之驴》的“黔”,指的也系当时的黔州或黔中郡,与贵州无甚交集。宋代祝穆所撰《方舆胜览》载,黔中郡(绍庆府)尚存“古迹黔之驴”(祝穆《宋本方舆胜览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1年版第519页),也说明“黔之驴”寓言与贵州无关。《三戒》为《临江之麋》《黔之驴》《永某氏之鼠》。“临江”“永”“黔”都是州县,“临江”属吉州,“永”指永州,“黔”即为黔州。朱东润主编的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》中所注为正解:“黔,唐州名,治所在今四川彭水。”(朱东润《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》中编第一册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95年版第353页)后人将《黔之驴》之“黔”误作贵州,当是受明清文人普遍以“黔”指贵州的影响。

见诸史书记载的与贵州相关的地名有“夜郎”“牂牁”“五尺道”等。“夜郎”见于《史记·西南夷传》:“西南夷君长以什数,夜郎最大。”一次,“滇王与汉使者曰:‘汉孰与我大?’及夜郎侯亦然。”(司马迁《史记》,中华书局,1982年版第2991页)这个故事里,最先自大的其实是“滇王”,夜郎侯不过附和了一下,结果反留下“夜郎自大”这一带有贬义的成语。

而正式出现“贵州”这一地名,始于宋朝。公元974年,土著首领普贵以矩州归顺,宋太祖赵匡胤在《赐普贵敕》称,“惟尔贵州,远在要荒。”(林鲤《中国皇帝全书》馆藏本3,九州图书出版社,1997年版第1961页)这是贵州作为地名的最早记载。1119年(宋宣和元年),朝廷授思州土著首领田佑恭贵州防御使衔,“贵州”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,所辖限于今贵阳一带。明万历年间,成立贵州布政使司,贵州自此列为省级行政建制,但其辖区比今天的贵州要小。今桐梓、遵义等地在明代属于四川,今赫章、威宁在明代则属于云南。公元1727年(清雍正五年),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州改隶贵州省,从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第八册(第38页、第39页)可见,此时贵州所管辖的区域范围与今天已经甚为接近。

自明清起,人们开始用“黔”“黔南”“黔中”来指代贵州。如明代郭子章著《黔记》,被视作一部贵州通志。明代王士性著《黔志》,有学者认为可与万历《贵州通志》所载参互补充。又如明代李化龙在《敬陈播地善后事宜疏》中写道:“查该州地邻三省,然楚止偏桥路,通一线。蜀与黔,盖无所不接壤,夫蜀,无藉于播,黔,瘠壤也。若乘此时而割播地以附黔,则于蜀无损于黔有裨。”(《钦定四库全书·四川通志》卷43,第30页)将蜀、黔相提并论。清代黎兆勋采诗、莫友芝传证的《黔诗纪略》采录明代贵州诗人作品,是明清两代贵州诗歌的总集。道光年间贵州布政使罗绕典撰《黔南职方纪略》,黔南即指当时贵州省。民国任可澄主持编印的《黔南丛书》是贵州地方文献的集大成者。《汉语大词典》亦收录“黔南”词条:“黔南,贵州省的别称。贵州本别称‘黔’,又因位于国土南部,故名。”(罗竹风《汉语大词典》第12卷下,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8年版第1346页)又如贵州等处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李钧在《遵义府志》序中称“以遵义号黔中名郡,……”(郑珍、莫友芝《遵义府志》,巴蜀书社,2013年版第6页)。

至于指称遵义的“黔北”一词,则出现较晚。《遵义府建置沿革考》载:“梁州之域,古蛮彝境。周秦时为夜郎,且兰地本西南彝国,汉元鼎中且兰君反,发兵平之,置县,属牂牁郡。晋、隋因之。唐分牂牁北界,置郎州,领恭水、高山、贡山、柯盈、邾施、释燕六县,后复改为播州,置遵义县,后改播州郡。乾元初复为播州,隶黔中郡,乾符中陷于南诏,命杨端复之,王建孟知祥继有其地,宋大观中杨文贵以其地内附,置遵义军于白绵堡,领播川。”(《钦定古今图书集成·方舆汇编·职方典》卷639,第2页)遵义在明代属于四川,清代雍正将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州改隶贵州,原属川之南的遵义才成为了黔之北,这也是黔北文化多受巴蜀文化影响的缘由。

将遵义与“黔北”相联系,见于《续遵义府志》:“遵义为黔北重镇,近控五城,远瞰巴、巫,形势雄峻。”(周恭寿《续遵义府志》,巴蜀书社,2014年版第3页,第4页)该书所附蹇訚《创修新城碑记》亦云:“遵义在黔北为大郡,其东关外之白田,又川黔孔道也。”(周恭寿《续遵义府志》,巴蜀书社,2014年版第3页,第4页)浙大西迁遵义办学期间,张其昀主编《遵义新志》,在“寒武纪”一章也提及“黔北”:“娄山黔北主山,自娄山关向西南豌蜓,至金鼎山,主脉所在,武纪地层发育之所。”(张其昀《遵义新志》,巴蜀书社,2012年版第3页)就地理学意义来看,“黔北”大于“遵义”;从文化学层面来看,“遵义”是“黔北”的核心。当代遵义学人曾祥铣、王刚亦著有《黔北二十世纪文学史》《黔北古近代文学概观》《新时期黔北作家群及其成因研究》等,以“黔北”指称遵义及其周边地域,在现下文史界已成为共识。

地名不只是区别其他地域的标识符号,也是承载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活化石。我国地名资料丰富,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为地名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。通过查阅文籍即可知,“黔”最早并非特指贵州,同时,还有“黔州”“黔中”“黔南”等其他名称。用“黔北”指称遵义则是遵义划归贵州后才有此说法,而“黔驴技穷”这个流传一千多年的成语,却是后人在解读时对贵州的一个误会。希望我们通过对“黔”及其相关地名的考析,让这个误解不再继续。

(作者系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、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)